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通告    最新公告    正文
   
  新闻通告
 
·
学校顺利完成国家级、...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最新公告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2022年)

发布时间:2023-05-25 浏览次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2211——20221231日)

2022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心全体教职员工,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下,中心加快新医科建设,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开展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建设,大力推动智慧实验室建设和创新实验课程改革,有效利用新型网络在线教学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课堂,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基础上,培养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同时,中心全体师生,在今秋疫情突然袭来之时,或志愿出征、或服务社区,与医院、街道携手并肩、守望相助,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堤坝,守护人民健康,谱写了新时代可歌可泣的奉献诗篇。

在重庆医科大学各个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各位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务实担当,在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1.大力开展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升级工程,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高水平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我校实现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硬件基础。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下,中心相继完成了人体机能学实验室、病原微生物P2实验室等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升级改造工程。202210月,学校投入经费800万元,对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室进行了二期改造。全新打造环境优美、通风换气良好、数字化教学、艺术温暖的先进解剖实验室并成为国内解剖实验室的标杆,接待数十所兄弟院校的参观访问。虚拟实验室也正在同期建设中。现有实验室技术更加先进,安全设施更为完备,为人才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教学条件和育人环境。

2.打造无创人体实验课程夯实创新课程体系

20227月,机能实验室打造新型无创人体实验课程--人体探秘,无创人体功能学实验,获批重庆医科大学公共选修课程。本课程采用先进的HPS-101人体实验系统和虚拟人系统(以生理驱动虚拟人为核心技术的的人体功能虚拟系统,通过模拟人体在生理和病理生理、药理状态下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揭示人体运行的规律以及疾病状态下功能的变化),充分利用智能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去分析正常状态下、运动状态下、疾病状态下人体的生理、病理生理机制,掌握临床诊疗思路。

从而打造完整的机能学创新实验体系(人体+动物+虚拟+创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脑电、心电、肌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弥补实验课时不足适应器官系统整合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需要。

通过完整的课题体系设置,课内课外相结合,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相结合,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获批重庆市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目标,构建具有生物医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旨在培养立足西部、适应现代生物医学科学发展和高等医学教育发展需要的生物医学研究与教学的复合型人才。20228月申报市级生物医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获得成功。将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打造更为先进的平台,从而进一步完善基础医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4. 持续开展一流课程建设

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建设工作,持续加强课程建设,以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为契机,不断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力求打造出一批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本科课程。本年度,中心共建设市级一流课程6门。

5.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合格医生

1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获批四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工作方案》,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落实落地。中心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以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点、人人重育人大思政格局为指导思想,积极申报市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中心机能实验室李英博老师、生化实验室蒋雪和张莹老师、显微形态实验室的王亚楠老师为课程负责人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与细胞》、《病理学》四门课程获得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得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标志着中心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正进入整体提升阶段。中心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立德树人!

2)通过开展世界实验动物日系列活动,清明祭奠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2022422日中午1230时整,为纪念实验动物为为人类科学、健康事业做出的贡献,我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心人体机能实验室在求实楼举办2022年世界实验动物日纪念活动暨征文活动颁奖典礼。在同学们积极参与和踊跃投稿下,中心和学院优中选优,评选了5篇优秀作品代表学校参加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机能实验教学工作委员举办的我与实验动物的故事征文活动。参会领导对获奖同学予以表彰,颁发奖状。2022年世界实验动物日纪念活动暨我与实验动物的故事征文活动颁奖典礼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实验动物在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学们日常实验中,应当更加科学和人道地开展动物实验,规范和合理地使用实验动物。崇尚科学,关爱动物,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应该深深融入每一位同学的心灵!

解剖学科作为医学生基础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因此在解剖实验教学中有机融合思政理念,将为以后医学思政课程的全面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室以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为前提,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固化一些解剖学相关的仪式(如解剖第一课,祭奠大体老师,清明系列活动,解剖绘图比赛等),培养学生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我校系列活动得到了人民网,央视,重庆日报,新浪网等十余家主流媒体报道。

6.开展遗体收集和教学标本制作

大体形态学实验室工作人员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等不利因素,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新老校区的遗体接收的任务。截至20221215日,实现捐献登记400余例,完成接收遗体200余具,位居全国前列。2022全年实验室技术人员制作各类教学标本平均分超过200分,超额成任务。并且为中英联合办学解剖课程,探索制作了一批盆底肌及间隙的标本。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1.我校学生在中心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全国、重庆市、学校的各种实验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基础临床赛道(西部赛区)、预防医学和法医学复赛于20221118-20日在线上举行。中心选派的代表队在汇报和答辩环节表现优异,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基础临床赛道中,程劲松团队(指导教师:李轶)、王泓杰团队(指导教师:刘含登)和蔡钦宇团队(指导教师:刘太行)获得实验设计类一等奖;李梅团队(指导教师:陈显军)获得实验设计类三等奖、杨泷团队(指导教师:赵银瓶)获得创新研究类三等奖;预防医学赛道中,吴佳蔓团队(指导教师:耿艳清)获得实验设计类二等奖;法医学赛道中,钟霁媛团队(指导教师:李晓愚)获得实验设计类三等奖。以上获得一、二等奖的6支队伍成功晋级全国决赛。

(2)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2,创新创业类)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在虚拟仿真创新大赛获卓越奖。

3)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

4)指导学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银奖1项。

2.学生科研能力增强

在导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创新实验开展良好,本科生发表SCI论文多篇本科生保研率明显上升。2020基础医学创新班级团队(指导教师:黄春霞,王美姣,李英博)获得3项英耀计划支持202212月,昌勤侠同学(指导教师:李英博,王岩)获得我校2022卓越学生奖励资助金的第一批资助本科生保研率与去年相比有明显上升。

二、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为加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学校聘任基础医学院院长余华荣教授担任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中心现有专职人员246名,其中高级职称183人,博士生导师2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53名。中心拥有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名师、教育工作终身贡献奖、优秀教育工作者、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1名;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6名,“322”人才工程库专家1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高校骨干教师10余名,重庆医科大学钱惪教学名师”3人,钱惪青年教学骨干”3人。2022年,中心引进师资13人。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1.积极鼓励教师线上或者线下积极参加全国相关的教学、科研研讨会,参加各类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共参加市外培训20人次。

2. 积极参加学校、中心组织的各项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课堂设计培训,全方位提升教学能力。

3.实验室积极参加全国教学竞赛,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

华夏八月,骄阳似火,碧空万里。学科相关教学竞赛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机能实验室和生理教研室骨干教师在中心主任余华荣教授带领下远赴海南和安徽,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和教学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三项,全国三等奖一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经过线上初赛、复赛和线下现场决赛,师海蓉老师代表机能实验室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基础医学整合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创新设计一等奖(重庆医科大学未来医学青年创新团队:李英博,黄春霞,王恬竹,师海蓉,余妍洁);余丽娟老师代表团队荣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一流课堂设计三等奖(余丽娟、李英博、师海蓉);黄春霞老师代表团队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作者:黄春霞,王岩,陈显军,耿艳清,王美姣,通讯作者:李英博)。在86~9日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的第八届全国机能实验教学研讨会上,李英博老师代表团队荣获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举办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一等奖。卓飞老师在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4.教学创新团队积极工作,开展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取得成效

教学创新团队(团长:李英博 团员:王岩、余丽娟师海蓉等)积极开展工作,目前搜集病例150余例,《基于VR技术的消化性溃疡智能化创新虚拟实验》和《基于VR技术的缺血性脑卒中智能化创新虚拟实验》两门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虚拟仿真课程已经上线。

5.队伍建设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心在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文件,特别是对青年师资的培养中心启动了苗圃工程。本年度,有3名教师外出进修。2022年,中心有5名教师晋升教授,2名教师晋升为研究员6名教师晋升副教授。学院支持1位教师出国进修培训,200余人次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交流。

6.积极拓展海内外智力引进,并取得好成绩。中心今年成功引进高彦飞、万雨顺、汪英颖、王溢、董志伟、贾云芳。

7.积极推动中心对外交流

2022114日下午,2022年重庆医科大学青年学者论坛-基础医学院分论坛在袁家岗校区北教223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论坛围绕医学、生命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通过学术交流、参观学习,增进了解、探索合作,聚天下英才,纳众智众力,来渝共谋发展。因受疫情影响,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国内外互动的方式进行。活动邀请到了自荷兰、美国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11位优秀青年学者作报告。

今年,中心也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到中心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

8.加强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进师资教书育人意识,引导新师资迅速适应教师角色,掌握教学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20221020日,基础医学院在北楼223会议室对2022年新进17名教师开展了六个专题的教学规范化培训。学校钱悳名师吴宏教授、钱悳青年骨干教师李英博副教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分别以如何备好一堂课如何上好一堂课为主题,对备课的重要意义、基本要素和上好一堂课的标准以及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帮助新进教师较好掌握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技能。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1.立项情况

中心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申报各级教改课题。本年度,获得市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市级教改项目5项,校级教改项目4项。2022年,中心教师公开发表教学论文15篇。

2.进展情况

机能实验室教学改革团队在项目的支持下,针对人体机能学科教育教学相关问题,实施三步走战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结合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开设新型无创人体实验,打造了四位一体创新实验课程体系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实验室正在进行实验课微课录制和脓汁病本的病原性球菌检测虚拟仿真实验开发和建设,以满足因生物安全学生无法操作实验的不足,目前已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二级安全等保1项。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中心教师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2022年获得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28项、厅局级7项,总经费792万元,较去年相比增长明显。

本学年度共发表科研论文139篇,其中SCI论文126篇,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以大幅度提升。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常规教学手段。中心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在超星和中国慕课大学平台建立了人体机能学等一系列网络课程。同时,开展新型人工智能式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目前两门课程上线。以人体机能学网络课程为例,2022-20231)学期,累计浏览量393035人次,互动15516次,课程运行效果优秀!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积极参与信息化资源建设,参与平台建设和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实验室购买摄像头、配置了五台联机示教显微镜进行图片摄取、视屏拍摄,建立网络课程,针对疫情无法返校的同学和海外学生进行网上授课、视频直播、网络辅导和在线考试。实验室订购了5台教师无线wifi示教显微镜,为中英合作办学班进行互动教学演示提供支撑。

生物化学实验室完善了所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项目的视频制作,建立了完整的线上实验教学体系,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实验教学的线上教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涉及的课程有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分子与细胞(一)实验分子与细胞(二)实验、全英文留学生用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6门课程。

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所属实验室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2022年,中心共向本科生课外开放40000余学时数。各实验室对参加创新实验的同学、参加全国相关实验竞赛的同学科普活动进行开放。

同时,中心也十分注重运行安全,在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安全管理办法。中心从实验室安全须知、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须知、应急事故处理、卫生管理等4个方面对学生开展培训和管理。在实验室走廊设置大屏幕,滚动播出安全相关培训视频,供同学们学习。中心实行安全巡视制度,实验室要求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实验室主任每天进行安全巡视。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杜绝事故发生。每逢周末和假节日前,技术负责人和实验室主任必须进行每间房间巡查,重点查水、电、门、窗安全。2022年,全年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1.参与组织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分区赛

   2022428日下午,第四届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第八届全国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选拔赛在缙云校区圆满举行。本次大赛由教务处、基础医学院和实验教学管理中心联合举办。由校教学督导组组长杨致邦教授为组长、我校相关学科共九名知名专家组成评审团对本次大赛参赛项目进行了现场评审。今年我校参赛项目数量多、水平高,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说明我校学子在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是和我校多年长期支持推进本科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可喜成果。

2.积极和其他院校展开交流,共同探讨实验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全国教学大会发言3人次(李英博,202212华西机能实验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自闭症的研究进展及在科普和教学中的应用;李英博,20228第十四届全国医学类实验教学研讨会,新医科背景下,基于三个一实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李英博,20225月第39届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大会--IUPS 2022四新背景下,基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四位一体产学合作人体机能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4.发挥实验室示范作用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率先在我校建立生物安全二级防护学生实验室(BSL-2),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已有新乡医学院、重庆大学医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多个兄弟院校来校参观,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一)有关媒体对示范中心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资料。

重庆医科大学官方网站对中心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升级改造进行专题报导,并给予高度评价!

我校多个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完成升级改造”--高水平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我校实现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硬件基础。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下,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教务处和药学院、基础医学院通力协作,相继完成了药学与化学实验室、人体机能学实验室、病原微生物P2实验室、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室、危化品库房等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升级改造工程,实验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经过改造后,我校各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面貌焕然一新,现有功能更加完善,布局更为合理,技术更加先进,安全设施更为完备,为人才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教学条件和育人环境。


(二)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视察示范中心的图片及说明等。

1.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黄政一行来校督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429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黄政率队来校督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学校一线工作人员。校党委副书记冯跃林、副校长杨竹,市教委学研处处长陈渝、办公室副主任冉力丹、体卫艺处副处长黄洪云等陪同检查。在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黄政一行前往校区主入口门岗、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园区、教学楼等地,对门岗管理、食品安全和食堂管理、快递服务、师生核酸筛查和健康监测、线下实验教学安排等重点环节进行督导检查,与学校领导、学生辅导员、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人员等进行交流,听取学校有关情况汇报。

2.学校迎接市教委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

2022524日上午,市教委实验室安全检查专家组一行莅临我校,针对学校科研、教学实验室开展现场检查。检查专家组组长为重庆邮电大学原校长李银国,副组长为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郑丹,成员为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王成、重庆文理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姜玉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曹树国。

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会议在袁家岗校区第二教学楼316会议室举行,资产管理处处长陈颖主持会议。会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袁军做《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总体情况和自查整改》工作汇报。袁军介绍,我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专项行动》为总纲,重点围绕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危险化学品监管、隐患排查整治等方面开展工作,有效杜绝和防范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后,专家组一行分别对基础医学院、检验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8个平台和危险化学品库房进行了现场检查。

(三)其它对示范中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等。

1.学校举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交流会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分享交流,202275日下午,学校举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交流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袁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资产管理处处长陈颖主持。

基础医学院负责人分享了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资产管理处副处长张洪祥总结了学校一年来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通报了2022年实验室安全检查情况,并且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资产管理处实验室安全管理科副科长徐飞龙解读了学校近期印发的《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试行)》。

袁军肯定了学校一年来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成效,他表示,安全无小事,实验室安全更是要时刻绷紧安全弦,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抓实抓细安全防范工作。袁军就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二是要传达和落实会议精神;三是要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各级职责。学院党政领导切实担负起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分管领导切实担负起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

2.学校基础医学专业拔尖人才钱惪班开班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扎实推进《重庆医科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学校依托重庆市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由基础医学院牵头,汇聚全校资源,着力选拔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素质突出、勇攀科学高峰的基础医学拔尖人才。615日,基础医学专业拔尖人才钱惪班开班仪式在同生礼堂举行。校长黄爱龙,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邓世雄,党委学工部、教务处、研究生院负责人,基础医学院领导、老师及16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开班仪式。邓世雄主持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校长黄爱龙为拔尖人才钱惪班授牌。黄爱龙代表学校对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该班第一届同学们致以衷心的祝愿。

基础医学院院长余华荣从目标定位、培养要求、培养方案、条件保障等方面,介绍了拔尖人才钱惪班基本情况。他指出,建立拔尖人才钱惪班,是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基础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好示范基地,为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道路、积累经验;第一届钱惪班导师代表任春光勉励同学们要早科研、多科研,重视学术拓展课程,成长为既具有科研热情又具有医学情怀的拔尖人才;第一届钱惪班学生代表黄泾岚表示,感谢钱惪班的平台,让自己能在喜欢的研究领域不断深入思考与探索,实现学术梦想,成就自我价值,为科学研究发展贡献力量。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室技术人员引进不足

目前中心实验室实验技术岗位人员紧缺由于政策原因,引进新的工作人员较为困难再加上近年来退休人员较多,导致实验教学队伍人员不足,也未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梯队

(二)亟需开展智慧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室整体信息水平

本中心于2009年建设并投入使用,距现在已有十多年。尽管中途通过中央地方共建经费等项目对部分实验区间进行了局部改造,但是在实验室智慧化、项目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安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希望进一步打造形成智慧化实验室管理平台,将为全校所有本科生(含留学生)提供智慧化实验教学场地、以及先进、高效、智能的开放实验和创新项目实施平台暨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孵化基地。

(三)需进一步打造创新课程体系,更新实验项目

在目前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形势下,实验课程的整体体系建设、实验项目的更新、创新实验项目的开设略显不足。高质量的实验课程和虚拟实验项目偏少,不利于突发情况下的替代教学顺利进行。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今年,重庆市和重庆医科大学都在经费上对中心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重庆医科大学今年给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投入2033万元,加强中心的建设和仪器设备的更新。2023年预计会投入2000万元左右的经费支持中心的部分实验室智慧化建设。

八、下一年发展思路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课程体系建设和进一步夯实、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将开展以下工作:

(一)针对上述问题,加强改进。

针对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改进措施:一是在学校人事处的帮助下,制定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教学和管理岗位,结合实际岗位需求进一步充实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二是依托实验教学平台和学科科研平台,加大高水平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三是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鼓励专任教师兼任实验技术工作缓解实验人员紧缺的压力同时,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开展有效沟通,在学校的帮助下,打造合理的实验技术人才梯队。

针对课程体系改革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资源,制定改进措施:充分发挥各实验室的主观能动性,在原有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动脑筋、想问题,积极开展创新改革,使得原有的实验项目焕发青春,适应时代的需要,同时淘汰一批相对落后和陈旧的实验;二充分开展教产学研融合式发展,打造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二)进一步加强与各医学院校的交流、合作

实验中心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心希望进一步和兄弟院校在示范中心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虚拟实验创新思路等多方面展开交流、合作、学习、讨论。

(三)建设智慧实验室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和科研的迅猛发展,实验室(含大创平台)成为创新性教学和研究工作成果的诞生之地,更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智慧、规范、先进的实验室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科技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以及实验室安全建设、人文建设的日益规范,也需要对高校实验室进行更新改建,为师生建立现代、安全和智慧化的教学环境。

希望在学校的帮助下,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汇聚融合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标准化流程管理制度,以“31”建设框架体系为支撑,打造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开放共享、安全规范的,融学习者、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为一体的示范性人体机能学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平台,进一步有效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创新创业成果效果,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



 

 

版权所有: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电话:023-65712090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杰青大道 邮编:401331   》》旧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