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示范中心申报网站  >  自我评价与发展规划  >  正文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我评价与发展规划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2-16 浏览量:

自我评价:

五年以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成立之日起,聚焦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发展需要,紧扣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实行“教学为主、开放共享、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的运行机制,实验教学体系完备,实践教学团队进步发展,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创新实验室管理机制,探索引领实验教学改革方向,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以高水平实验教学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实现立德树人。

经过五年的持续建设,中心先后投入5785万元专项建设经费,完成了机能学实验室、病原微生物P2实验室、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室等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升级改造工程。各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面貌焕然一新,为人才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教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成为国内相关实验室的标杆,接受教育部怀部长的视察,并接待数百所兄弟院校的参观访问。

在内涵建设方面,中心教师加快新医科建设,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开展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建设,大力推动智慧实验室建设和创新实验课程改革,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市级一流课程15门,发表众多高质量科研和教学文章,指导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并极承担国家和地方教学改革项目,能够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能按时、高质提交年度报告,并在示范中心网站公布,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效果。

总体而言,基础医学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重庆医科大学)达到阶段性建设指标要求,在实验室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创新课程建设等多方面取得耀眼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仍需要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一步开展教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打造智慧化实验室,进一步努力扩大示范辐射效应。


示范中心未来3-5年改革与发展规划:

1.推进教学、科研、技术兼容的年轻化实验队伍建设

针对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相应措施:一是在学校人事处的帮助下,制定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教学和管理岗位,结合实际岗位需求进一步充实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二是依托实验教学平台和学科科研平台,加大高水平实验队伍的培养力度,大幅提高队伍教学、科研水平;三是依托未来医学青年创新团队项目,促进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打造合理的实验技术人才梯队。

2.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

校企联合,推进协同创新,深化产学研医用融合,运用VR/AR等技术打造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同时,进一步完善各实验室网络教学资源,在国家级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课程。依托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专业课深度融合的新型实验教学课堂。

3.重塑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培养拔尖人才

充分发挥各实验室的主观能动性,“动脑筋、想问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使得原有的实验项目“焕发青春”,适应时代的需要,同时淘汰一批相对落后和陈旧的实验;依托科学研究,转化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综合创新实验项目。通过实验项目、内容更新,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学术导师、学业导师“双导师”制,加强基础医学相关实验学科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实践项目、核心师资团队建设,依托双创基地和基础医学“拔尖人才钱惪班”培养拔尖人才。

4.打造智慧化实验室

在学校的支持下,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汇聚融合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标准化流程管理制度,以“3个1”建设框架体系(即智慧化的实验室管理平台、智慧化实验室场景建设、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为支撑,打造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开放共享、安全规范的,融学习者、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为一体的示范性智慧化实验平台,进一步有效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创新创业成果效果,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

5.努力扩大示范辐射效应

进一步和兄弟院校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虚拟实验创新思路、实验室规范化发展、学生创新实验等多方面展开交流合作,举办国家级、省部级级实验教学研讨会和教学竞赛,并以此为契机组建跨区域虚拟实验室,共享教学资源和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中心充沛的实验教学资源和优越的师资力量,协同科协、健康传媒中心、社区、学校,进行生物安全、卫生知识及疾病防控进行科学普及、科普研学和创新科普,服务社会、资源共享,多维度、多层次、多方位扩大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



示范中心未来3-5年改革与发展规划已列入校级以上发展规划,详见于重庆医科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