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通告    最新公告    正文
   
  新闻通告
 
·
学校顺利完成国家级、...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最新公告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2018年度)

发布时间:2019-02-28 浏览次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181——201812月)

2018年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的指导下,在重庆医科大学各级组织的支持下,中心各位教师努力工作,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中心在2018年度承担了全校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30个专业,4个年级,共11040位学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工作,全年共完成了1526289人学时的实验教学工作量。在2018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医科大学)独立开设了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人体机能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等49门的实验课程,共391个实验项目。在2018年共使用47种实验教材,新增实验教材15本。

(二) 人才培养成效

1.2018年,我校学生在中心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全国、重庆市、学校的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重庆医科大学首届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

1)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及首届中俄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孟鑫团队获得本次大赛创新论坛组一等奖,王霖邦团队获二等奖,刘佳珺团队获实验设计组三等奖;李津阳团队获首届中俄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领队:余华荣教授)。

2)全国法医学本科机能竞赛。陈彬池同学获一等奖,沈宝玉、王熠成同学获三等奖;重庆医科大学获团体三等奖。

3)全国医学生解剖绘图大赛。谭欣、廖婧同学获得一等奖,张慧玉同学获得二等奖,陈铭、张可颖同学获得优胜奖。

4)首届中俄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李津阳同学获得三等奖。

52018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刘佳珺同学获重庆区域创新潜力奖。

6)重庆医科大学举办的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刘佳珺、耿明月、聂泽华、王媛媛、熊峰、黄玉波等50余名同学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及优秀奖。

7)重庆医科大学校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吴妍、金鹏、曾利平、靳琪琪等同学获2018年重庆医科大学校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

2.学校及学院通过设立校级创新实验项目、“英耀计划”等鼓励本科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锻炼科研能力。

二、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尽管中心的教学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中心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1.中心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申报各级教改课题。在2018年,中心教师共获得重庆市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2项。以前立项的教改课题目前进展顺利。

2.教师公开发表教学论文10篇。

3.2018年中心教师获奖情况

(1)余华荣教授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交叉集成、基础与临床全线贯通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王娅兰教授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1--基于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医学形态学科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

(3)李英博副教授、余丽娟讲师、王岩博士后获高等学校医学虚拟仿真实验设计网络大赛一等奖。

(4)李英博副教授、陈笛教授、王岩博士后、申晶晶讲师获高等学校创新机能实验设计大赛二等奖。

(5)王娅兰教授、卓飞讲师获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实验教学管理中心郑维萍、侯懿烜、张明昊获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优秀教学辅助人员光荣称号。

(6)分子与细胞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卜友泉)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7李英博副教授、黎明讲师获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青年教师英文讲课比赛二等奖。

(二)科学研究情况

中心教师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4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等资助30项,经费总计749万元;发表论文185篇,其中SCI论文104篇;发明专利3项。

三、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为加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学校聘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余华荣教授担任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中心现有专职人员208名,其中高级职称113人(占54.3%),博士生导师2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2名(占49%)。中心拥有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名师、教育工作终身贡献奖、优秀教育工作者、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各1名;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6名,“322”人才工程库专家1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高校骨干教师10余名。2018年新进博士4人。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

1.队伍建设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心在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文件,特别是对青年师资的培养中心启动了苗圃工程。本年度,11名教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学校重点学科及其他基金的资助出国进修。 6名教师晋升教授,8名教师晋升副教授,学院支持11位教师出国进修培训,2名教师作为国内访问学者,100余人次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支持5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2.积极拓展海内外智力引进,并取得好成绩。中心今年成功引进国家青年千人丁克越教授。

3.积极推动中心对外交流,今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孙中杰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杨锋教授、美国田纳西大学Robert W. Williams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赵恒副教授、美国西北大学洪世恒助教、华中科技大学刘超洪教授、复旦大学郑平教授等专家到中心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

4.加强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

为促进新师资的迅速成长,提高了新师资教学能力和水平,中心开展了 “新进师资教学规范化培训”,为期一年。中心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全国相关的教学、科研研讨会,组织专家和学生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根据专家和学生所提意见,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经过考核,全部新进教师均达到要求,通过了中心组织的考核。

5.努力提升实验教师的科研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人员创新积极性,通过教学相长,促进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科研工作发展;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将依托优良实验条件和优秀的实验教学队伍,实施本科生培养导师制。并设立医学本科生导师制项目(Tutorial System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MTS)。导师全面负责“MTS”项目学生的科研学习;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立项,开题,中期,结题等环节工作总结和汇报;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发表。由学术委员会对项目的进展进行考核评定。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1. 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

1)近年来,中心非常重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2018年,中心召开“信息化开放式机能学实验室”项目论证会,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信息化开放式实验室5间,目前已完成招标。通过引进网络化、信息化、集成化的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同步演示教学系统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建成一个信息化开放式机能实验教学平台,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开展创新性实验,并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实现网络作业、网络评阅、网络考试等。同时引进人体生理学实验系统和虚拟现实(VR)设备,实现人体机能正常与变化的测试以及让学生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在机能实验中的应用。

2)在现有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基础上,对创新实验场地作进一步规划与调整,同时增加部分实验设备,建设一个严格管理,既能满足学校本科生培养计划内教学任务所必须的教学实验需要,又能在课外为大学生创新实验提供更完善的细胞生物学及组织学实验室。保证细胞培养、细胞传代、细胞转染、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组织切片等实验顺利开展,适应不断新增办学专业的实验教学需求。根据资源共享原则和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已有条件,以及与生命科学研究院、基础医学院、检验医学院就上述5门实验课程中的实验项目所需设备反复论证结果,设备已经到位。

3)配合学校数字化和虚拟化实验教学要求,今年数字化切片和标本软件已全部投入使用。该软件涵盖医学教育5年制、7年制教学中所有组织胚胎学切片、病理学切片、大体病理标本学切片,并按教学大纲的章节进行分类,每个章节以切片盒的方式显示,其中组织学切片库中切片数量为330张,病理学切片库中切片数量为447张,大体病理标本405组,无教学盲点。可进行BT级图像的快速浏览,定倍缩放与无级缩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切片库目录具有中英文版本适合留学生学习。软件具有全功能考试功能。克服传统考试弊病。能在切片中以事先选好的区域为考题,AB卷形式考试。能够随时增加考试内容,按照老师的要求统一考试,能够导出考试结果的电子成绩和打印考试成绩。

4)由于生物安全的限制,一些实验无法在学生实验室开展。为此,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先后申请到了校教改重点项目“构建微生物学虚拟实验室及其应用”和市级教改项目“仿真塑胶致病菌培养物的设计、制作和应用”,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室和仿真培养物来开展教学,减少教学安全风险。目前在学校和教学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设计脚本已基本完成,正与供货方协商修改,初步构建了病原生物学虚拟实验室,部分仿真塑胶致病菌培养物标本已制作完毕即将送到实验室进行试用。

52018年建成的8间数字化解剖互动实验室,在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使用,达到了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果目的,为培养合格的医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今年,该实验室获得了中国解剖学会授牌“中国数字解剖实验室”。

2.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信息化教育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心教师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中心多次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及全国举办的各种信息化教学相关的学习班和培训班,譬如南方医科大学董为人教授主讲的在沈阳举办的“高等学校(生物医药类)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研修班”,在无锡举办的2018年第十一届全国医学类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第十二次会议等,通过这些培训,使中心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所属实验室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2011年,中心制订下发了“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各实验室积极响应,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使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2016年,中心又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的通知”,对实验室开放申请、实施环节的管理,以及实验室开放工作量的核算进行了明确和细化,一方面使实验室开放更加有序,同时也给予完成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一定的鼓励,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2018年,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共向本科生课外开放800余次。同时,中心也十分注重运行安全,在“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安全管理办法。中心实行安全巡视制度,实验室要求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实验室主任每天进行安全巡视。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杜绝事故发生。每逢周末和假节日前,技术负责人和实验室主任必须进行每间房间巡查,重点查水、电、门、窗安全。2018年,全年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中心组织编写的医学整合课程基础实验系列教材,使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也得到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教授的普遍认可,纷纷索书分享。另外,2011年中心组织编写的《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也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于去年重新出版发行。中心取得的改革成绩得到校领导的肯定以及广大师生的好评,已成为学校的窗口之一。

经过几年的运行和发展,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医学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经验、优良的实验教学效果和突出的教学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至今,已接受国内多所医科大学譬如武汉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湖北医药学院、第三军医大学、遵义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三峡大学、绵阳医高专、重庆医药高专、三峡医药高专等10余所医学院校的教师(团)的来访。对推进21世纪医学教育教学内容和整合课程体系的改革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同时也为学院教师成长搭建起良好平台。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1.有关媒体对示范中心的重要评价福附文字和图片资料

20181020日,依托实验示范中心的生命博物馆举行了主题为“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新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体验”活动。本校师生、南坪实验小学生、科技学院、石牛岗等附近社区居民等10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受众面广,不仅让新生对医学有一定的了解,让他们体验到新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和技术创新魅力,同时也向观众普及了医学健康知识,展现了我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学生青春健康的形象,达到了预期目标。

20181229日下午,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屈谦、市政府副秘书长唐慎、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覃正杰一行来到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检查学校元旦节前安全工作,了解实验室和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情况。学校党委书记陈蓉、校长黄爱龙、党委副书记冯跃林、副校长杨竹等陪同并汇报有关工作情况。

3.其他对示范中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等

20189月,重庆医科大学举行关于“信息化开放式机能学实验室”建设项目论证。校外专家胡志安教授、康毅教授和校内专家余华荣教授、王亚雄处长,以及厂家代表进行会谈论证。力争做好论证工作,希望经过全面建设,构建一个信息化基础上的开放式人体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并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领先水平的医学生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在2018年,中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中心目前也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实验室数量不够和实验技术队伍人员老化。

以人体机能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承担生理、药理和病理生理三门学科的学生实验,年均工作量为30多万人学时数。目前实验室、准备室数量较少,急需解决。

学校目前的进人制度是博士才能进入重庆医科大学的实验技术队伍,这就导致目前中心新进人员数量不足,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大体形态学实验室工作分为两大部分:教学准备和遗体接受,实验室多年没有补充新的人力资源,人员较为紧张。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今年,重庆市和重庆医科大学都在经费上对中心给予了大力的支持。2019年预计会投入500万元左右的经费支持机能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重庆医科大学今年给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投入100万元,加强中心的建设和仪器设备的更新。

八、下一年发展思路

1.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及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和使用

下一年中心工作将重点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拟利用AR技术构建“基于真实标本的神经系统解剖三维构建”、“病原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构建”等。另外,我校的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已于2014年建成国家级实验中心,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将虚拟仿真实验运用到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做好虚实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作用也是下一年度中心需要解决的问题。

2.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改造

我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前已运行10余年,部分仪器设备出现老化的现象,明年拟利用重庆市和学校的资金,更新一部分仪器设备,改善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有保障的实验条件。

3.进一步加强与各医学院校的交流、合作

实验中心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心希望进一步和兄弟院校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虚拟实验创新思路、实验室规范化、示范化发展、学生创新实验、管理经验等多方面展开交流、合作、学习、讨论。

4.进一步理顺实验室的管理机制

理清学生创新实验等的规章制度,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更好地条件。


 

 

版权所有: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电话:023-65712090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杰青大道 邮编:401331   》》旧主页